近十來年,客戶對于產品質量和質量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能接受任何缺陷。伴隨著自動化生產線不斷擴大產能的要求和質量控制的要求,人工檢測不僅麻煩,也越來越變得不可行了。解決的
方法就是采用自動檢測。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機器視覺系統產品出現以來,其已經逐步向處理復雜檢測,引導機器人和自動測量幾個方面發展,逐漸地消除了人為因素,降低了錯誤發生的概率。為了保持產品質量和產量兩方面的競爭力,產品產業鏈上的公司都紛紛采用了機器視覺技術。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高的圖像采集質量是未來發展趨勢。
靈活的生產要求
在應用領域中,尤其是汽車產業,在生產方面需要更大的靈活性。客戶對產品種類多樣性的需求導致了生產上對靈活性的要求,比如降低轉換生產不同產品所需的時間,多部件同時檢測和要求系統具有緊湊性。反映到對機器視覺系統的要求就是可以同時檢測多個部件,有效地不停頓地應付產品轉換,轉換時不需要對程序有大的變動。這個趨勢使得機器視覺系統變得一方面對使用者更加方便和友好,另一方面可以高速同時處理多個任務且不影響產品的產量。
新的應用領域
隨著機器視覺系統在工業領域被廣泛接受,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關新應用領域的報道。像在木材加工,化工和包裝等領域,機器視覺系統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質量檢測,部件識別和自動引導等方面。這個趨勢在未來中長期將會帶動對機器視覺系統的需求。
市場驅動和制約因素
中國市場的建議
隨著對產品質量提高和產量擴大的要求,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將會在從勞動密集型轉向先進的自動化生產過程中,對機器視覺的應用提出需求。不過,中國的機器視覺市場現在還處在初始階段,還需要經歷一段成長的時間,與歐美市場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機器視覺系統市場是一個技術驅動的市場,北美和日本在技術方面具有優勢,在這一點上中國和歐洲市場有著相似的地位。如何與跨國公司競爭,參考歐洲中小企業的
方法,就是通過OEM商和系統集成商開展業務,進行地區性的經營策略,把握住地區性的客戶或者合作伙伴。但是從中國現在的情況看,中國大陸的機器視覺公司主要仍是以銷售所代理的國外產品來生存,系統集成商的實力現階段還很不足。而有些具有研發能力的公司,其研發團隊缺少自動化生產線方面的應用經驗,在提供解決方案方面還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要求。一方面隨著機器視覺的概念為越來越多的各個工業領域的工程師所了解,這個狀況會得到好轉,另一方面隨著智能相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接銷售的方式也可能在未來部分地改變機器視覺產品的市場結構。
在機器視覺市場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了解和滿足客戶的需求。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是制勝法寶。一方面開發出易于安裝,操作和維護的產品,支持生產線隨需應變的要求,同時提供可裁減的價格選擇;另一方面開發新的應用領域,與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都會有助于機器視覺產品提供商的發展壯大。